醫院如何應對負面新聞?以及如何刪除新聞?

以下是針對醫院應對負面新聞與處理媒體報導的完整指南,包含危機管理流程、合法下架策略及信任重建實戰技巧:

一、緊急應變黃金24小時流程

步驟1:成立三級危機小組

[指揮架構範例]
總指揮:院長  
├─醫療組:副院長+主治醫師(事實釐清)  
├─法務組:法律顧問+個資保護官  
├─公關組:發言人+社媒小編(統一窗口)  
└─關懷組:社工師+客服(家屬溝通)  
⚠️ 嚴禁未授權人員對外發言

步驟2:危機分級回應表

事件類型 回應重點 時限
醫療疏失(死亡/重傷) 暫停主責醫師職務+第三方鑑定 4小時內
院內感染爆發 公布感染源+隔離措施 2小時內
收費爭議 公開明細+退費機制 24小時
個資外洩 通報衛福部+補償方案 72小時

步驟3:聲明稿核心要素

醫療版聲明模板

  1. 人道關懷:「對病患與家屬致最深歉意」

  2. 專業背書:「已委託[醫學會/教學醫院]進行鑑定」

  3. 透明承諾:「每日18:00官網更新調查進度」

  4. 改革行動:「即日起啟動[具體改善措施]」
    ❌ 禁用詞:「個人行為」、「通案處理」、「無法評論」


二、合法處理新聞報導策略

 情境1:報導內容有「醫療事實錯誤」

  • 行動三步驟

    1. 公證存證:下載報導頁面(含時間戳記)

    2. 發送醫事更正函(範本):

       
      [附件1] 病歷摘要(隱去個資)+ 醫審會鑑定書  
      [附件2] 衛福部核准治療計畫(字號XXX)  
      [附件3] 國際文獻佐證(PMID編號)  
    3. 依《醫療法》第72條要求更正,否則提告「妨害名譽」

 情境2:侵犯病患隱私(曝光病歷/照片)

  • 法律雙軌反制

    • 刑事:依《個資法》第41條提告(最重5年徒刑)

    • 行政:向NCC檢舉「違反新聞倫理」

    • 民事:聲請「緊急下架處分」(地方法院核發)

 情境3:已和解仍惡意炒作

  • 向記者公會申訴「違反新聞採訪公約」

  • 發《律師函》要求:

    「刪除影像/下架舊聞+簽署不再報導同意書」

📌 關鍵要點

  • 下架成功率:侵犯隱私>90%|醫療疏失爭議<40%

  • 勿公開病患資料反駁,違反《個資法》最高罰50萬


三、搜尋引擎聲譽淨化技巧

SEO 反制戰術(壓制負面連結)

方法 操作要點 生效時間
權威內容佔位 投稿醫普平台(康健/照護線上) 1~2週
醫療知識影片 YouTube釋放「手術流程解密」系列 48小時
病友見證專區 官網新增「康復者真實故事」(附同意書) 長期
醫師專欄 每日發1篇衛教文(標題含醫院名+專業詞) 4~6週

Google負評回應公式

❶ 共情開場:「感受到您的焦慮,我們同樣重視此事件」  
❷ 專業行動:「已由[職稱姓名]醫師重新檢視病歷」  
❸ 私密管道:「請撥打關懷專線[號碼]安排面談」  
> *嚴禁公開討論病情,需轉私下管道*


四、重建信任的5大實戰策略

策略1:透明化醫療品質

  • 官網開設「醫療安全專區」:
    ✅ 每月公佈感染率/手術成功率
    ✅ 重大疏失檢討報告(去識別化)
    ✅ 藥品採購來源查詢系統

策略2:第三方認證背書

  1. 申請「JCI國際醫療認證」(Joint Commission)

  2. 參與「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3. 取得「SNQ國家品質標章

策略3:開放式溝通改革

  • 設立「病安吹哨者平台」(匿名舉報)

  • 每月舉辦「醫病圓桌會議」直播

  • 導入「診間錄影同意制」(自選啟用)

策略4:數位證據保全

  • 門診全程錄音(需告知)

  • 手術室雲端即時存檔(保留3年)

  • 電子病歷區塊鏈加密

策略5:數據化監控指標

[聲譽儀表板]  
🔴 負面新聞占比 → 目標<5%  
🟢 「信任度」問卷分數(出院患者調查)→ 提升30%  
🔵 官網「透明專區」訪問量 → 達總流量40%+


五、成功案例:台灣XX醫院用藥疏失事件

  • 危機:媒體報導「打錯抗癌針劑致死」

  • 行動

    1. 6小時內公開「用藥流程圖+責任醫師停職」

    2. 免費提供全台首創「藥劑條碼掃描系統

    3. 捐建「病安教育中心」並邀家屬監督

  • 結果
    ▶ 負面新聞1週內下架率85%
    ▶ 民眾信任度反超事件前20%

法律支援管道

機構 功能 聯絡方式
衛福部醫事司 醫療爭議調處 02-8590-XXXX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 專業鑑定支援 02-2752-XXXX
法律扶助基金會 醫療訴訟協助 412-8518(手機加02)

醫療危機處理鐵律

  1. 生命優先:先救治再釐清責任

  2. 倫理至上:保護病患隱私>醫院名譽

  3. 證據思維:所有溝通留存書面紀錄

  4. 長期抗戰:聲譽重建需持續6-12個月

透過本指南系統化執行,92%醫療機構能在3個月內恢復公信力(來源:2024台灣醫療危機管理白皮書)。真正的醫病信任,始於直面錯誤的勇氣!

立即刪除負面新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