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司被新聞媒體瘋狂報導「倒閉」該怎麼應對及刪除?

當公司被誤報「倒閉」的危機風暴:完整應對指南與成功案例
面對媒體鋪天蓋地卻完全失實的「倒閉」報導,即使公司營運一切正常,那種憤怒與無助感也足以讓任何管理者徹夜難眠。別擔心,這份指南將成為你的危機導航儀,帶你系統性化解這場風暴,甚至轉危為機。
「謠言如風,真相如根;風能撼樹,難拔其根。」 在資訊洪流中,唯有系統性行動與透明溝通能為企業紮穩根基。
⚡ 第一步:緊急應變黃金48小時(關鍵行動)
成立「戰情室」:
立即召集核心團隊:CEO、公關/行銷負責人、法律顧問、財務主管、運營主管、IT/數位團隊。
指定「唯一發言人」:確保對外口徑絕對一致,通常是CEO或公關總監。
建立即時通訊管道:確保決策與資訊同步零時差。
徹底評估損害:
鎖定源頭: 誰最先報導?是主流媒體、網路論壇還是自媒體?確認報導具體內容與傳播途徑。
掃描擴散範圍: 哪些平台在轉載?社群媒體(FB、Line、PTT、Dcard)、新聞網站、論壇討論熱度為何?
分析受眾反應: 客戶、供應商、投資人、員工有何反饋?恐慌情緒是否蔓延?
評估潛在衝擊: 最壞情況對訂單、供應鏈、融資、股價、員工士氣有何影響?
火速擬定官方聲明:
核心原則: 簡潔、有力、證據導向、態度堅定但專業。
關鍵內容:
開門見山駁斥: 「鄭重澄清:關於[媒體名稱]報導本公司『倒閉』之訊息,純屬嚴重不實謠言。」
強調營運正常: 「本公司目前營運一切正常,財務穩健,所有業務、服務與訂單處理均如常運作。」
提供佐證(可選但有力):
「附上本公司[最近一期]銀行存款餘額證明(關鍵資訊可馬賽克處理)。」
「歡迎客戶、夥伴隨時蒞臨[公司地址]參觀指教。」
「本週剛成功交付[某大客戶]專案/[推出某新產品]。」
表達嚴正立場: 「對不實報導造成本公司商譽損害及社會大眾困擾,深感遺憾並予以嚴厲譴責。」
說明法律行動: 「本公司已委請[律師事務所名稱]律師,即刻蒐證並將對相關不實報導者採取法律行動,以維護權益。」
呼籲與指引:
「懇請社會大眾及媒體朋友,勿輕信及傳播未經查證之不實訊息。」
「所有官方訊息將透過[公司官網網址]、官方FB粉絲專頁[連結]、官方Line帳號[連結]發布。」
格式: 新聞稿格式,包含公司抬頭、發佈日期、發言人職稱姓名、聯絡方式。
全渠道同步發布聲明:
官方自有平台: 公司官網首頁橫幅公告、官方FB粉絲專頁置頂貼文、官方Line帳號推播、官方Instagram發布。
新聞稿發布平台: 透過專業服務(如台灣常見的Business Wire、PR Newswire或本地公關公司)發送給所有相關媒體。
重點媒體聯繫: 主動致電或發送郵件給報導源頭媒體及具影響力的財經記者,提供聲明並表達嚴正立場,要求更正/下架。
社群即時回應: 在相關不實新聞連結下、討論串中,以官方帳號清晰、冷靜地貼上聲明連結或重點澄清。
優先安撫關鍵關係人:
員工: 第一時間召開全員大會(或視訊會議),由CEO親自說明情況、展示證據、表達對員工的支持,強調公司穩健。提供內部Q&A文件,鼓勵員工成為「澄清大使」。保證薪資福利不受影響。
核心客戶/供應商: CEO或業務主管親自致電最重要客戶/供應商說明,寄送正式澄清函件及聲明。提供專屬聯絡窗口解答疑慮。
投資人/股東: 財務長或IR負責人立即聯繫,提供詳細財務證明(若上市櫃則依規定發布重訊澄清)。
合作夥伴/銀行: 主動聯繫,說明情況,提供必要文件。
⚖️ 第二步:法律行動與報導處理(刪除/更正)
正式發函要求更正/下架:
由律師起草正式存證信函或律師函,寄給發布不實報導的媒體及其主管機關(如NCC)。
內容明確要求:
於顯著位置(原報導處、首頁、專區)刊登同樣篇幅與版面的更正啟事或道歉聲明。
立即下架含有「倒閉」等不實陳述的原始報導。
要求書面承諾不再散播不實資訊。
設定合理期限(通常24-48小時)。
向平台申訴下架:
搜尋引擎(Google):
若報導涉及誹謗、隱私等,可嘗試透過Google法律移除請求提出申請(但Google對新聞內容下架標準極嚴)。
更有效策略: 利用「時效性更新」與「大量發布權威正面內容」來降低負面連結排名(見第三步SEO)。
社群平台(FB, YouTube):
檢舉貼文/影片「散播不實資訊」或「誹謗」。提供官方聲明連結作為佐證。
效果因平台政策而異,但仍需嘗試。
論壇(PTT, Dcard):
若文章明顯違反版規(造謠),聯繫版主請求刪文。
官方帳號(若有)在討論串理性澄清並引導至官方聲明。
評估提起訴訟:
目標: 求償商譽損失、要求法院命令刪除不實內容、遏止未來類似行為。
關鍵證據:
原始不實報導截圖、錄影存證。
公司營運正常證明(銀行證明、合約、稅單、員工出勤、工廠運作影片)。
因謠言造成的具體損失證明(客戶取消訂單紀錄、股價下跌、供應商斷貨通知等)。
媒體惡意或重大過失證據(若存在)。
諮詢律師: 評估勝訴機率、時間成本、可能獲賠金額與公關影響。訴訟有時是必要手段,尤其對惡意散播者。
📣 第三步:主動出擊,重建信任(扭轉輿情)
啟動「信任重建」溝通計畫:
持續更新進展: 在法律行動、媒體更正取得成果時,主動發布新聞稿或在官方社群更新。
展示「正常營運」證據:
社群媒體: 發布辦公室/工廠運作影片、團隊工作花絮、客戶合作案例分享、新產品開發進度、員工活動照片。使用主題標籤如 #公司名營運如常 #抵制不實謠言。
官網: 設立「澄清專區」,彙整所有聲明、證據、媒體更正連結、法律行動進展。
CEO親自溝通: 考慮拍攝簡短、真誠的影片,直接面對公眾說明情況與感謝支持。
強化媒體關係:
主動邀請採訪: 危機稍緩後,邀請友好或中立媒體進行深度訪談或參訪公司,展示真實運作狀況。
提供正面素材: 主動發布公司獲獎、新合作、技術突破、CSR活動等正面新聞稿。
建立媒體名單: 長期經營與關鍵記者的關係。
SEO 負面訊息管理(降低傷害):
大量產出權威正面內容:
官方部落格: 發布多篇深度文章,如「[公司名]的創新之路」、「直擊[公司名]生產線:品質與穩健的承諾」。
新聞稿平台: 發布所有正面消息、澄清聲明、活動新聞。
專業平台: 在相關產業論壇、知識平台(如Medium)發布專業文章。
社群媒體: 持續發布高質量、關鍵字相關內容。
優化官方平台SEO: 確保官網、部落格、官方社群檔案包含相關關鍵字(如公司名 + 穩健、公司名 + 最新動態),且技術架構健全。
鼓勵正面評論: 請滿意的客戶在Google商家檔案、FB等處留下真實評價。
建立維基百科條目(若適用): 權威的維基條目常排名靠前,提供正確資訊。
舉辦實體活動(強力信號):
客戶見面會、供應商大會、開放日(Open House)邀請媒體、客戶、公眾參觀,眼見為憑公司營運正常且充滿活力。
✅ 成功案例:化危機為轉機的實戰
案例一:台灣知名傳統產業製造商
危機: 競爭對手惡意散播倒閉謠言至主要供應商,導致供貨緊張。
行動:
當日發布強硬聲明附銀行存款證明。
CEO親自致電前十大供應商負責人,邀請立即參觀工廠。
律師對散播源頭發存證信函並提起妨害名譽告訴。
舉辦供應商大會展示新生產線。
結果: 謠言迅速平息,供應鏈恢復穩定,競爭對手公開道歉賠償,公司商譽反而提升,被視為「抗壓性強、重視夥伴」的企業。
案例二:新創科技公司
危機: 網路媒體引用錯誤資料報導「資金耗盡恐倒閉」,引發投資人恐慌。
行動:
2小時內發布圖文並茂聲明於所有官方社群及官網,展示最新銀行融資合約(保密部分遮蔽)及亮眼成長數據。
主動聯繫科技財經媒體提供獨家專訪,CEO詳細說明商業模式與前景。
發動員工在相關討論區理性澄清並引導至官方聲明。
密集發布技術突破、客戶成功案例新聞稿。
結果: 原始報導媒體刊出更正啟事。負面搜尋排名被大量正面新聞與專訪取代。公司知名度大增,後續募資更順利。
案例三:連鎖餐飲品牌
危機: 地方謠言指某分店倒閉(實為裝修),被放大解讀為全品牌危機。
行動:
製作該分店裝修進度趣味短片,強調「華麗變身,敬請期待!」。
發布全品牌「熱賣中」聯合促銷活動,搭配各分店人潮影片。
邀請美食部落客、網紅參訪其他分店,強調生意興隆。
官網設立「分店資訊專區」,即時更新各店營業狀態。
結果: 謠言轉化為對新分店的期待。促銷活動創佳績,整體品牌聲量與業績提升。
🛡️ 第四步:預防未來危機(建立韌性)
建立危機預案:
制定書面「危機溝通手冊」,明確不同危機等級(如謠言、小規模負評、重大不實指控)的應對流程、團隊分工、聲明範本、聯絡清單。
定期進行危機模擬演練。
強化媒體監測:
投資專業輿情監測工具(如Brandwatch、QSearch、意藍OpView),設定公司名、高層名、產品名、競爭對手名及相關關鍵字(倒閉、財務困難、裁員等)進行全天候監控,即時掌握負面聲量。
深耕媒體關係:
與重要產業記者、編輯建立長期、真誠的關係,定期更新公司動態(非僅有壞事才聯絡)。
了解不同媒體的屬性與需求。
打造企業自媒體:
經營官方社群、部落格、電子報,建立直接與受眾溝通的強力管道,累積品牌信任資產。
定期發布有價值的內容,建立品牌權威感。
透明化溝通:
在適當時機,以適當方式增加財務與營運透明度(如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分享成長里程碑),減少外界臆測空間。
💎 結語:危機即轉機,誠信為基石
被誤報「倒閉」是極其嚴峻的考驗,但迅速、透明、系統性且強而有力的回應,不僅能有效滅火,更能向所有關係人展現企業的韌性、誠信與擔當。法律行動是捍衛權益的武器,而積極溝通與重建信任才是贏得長遠勝利的核心。
記住:
速度是關鍵: 拖延會讓謠言根深蒂固。
證據是王牌: 用事實說話最具說服力。
口徑要一致: 混亂的訊息比謠言更致命。
安內方能攘外: 穩住員工與核心夥伴是基礎。
化被動為主動: 積極出擊才能奪回話語權。
運用這份指南,你將能帶領公司穿越這場風暴,甚至讓企業的根基在風雨後更加穩固深植。每一次危機,都是向世界證明你真正價值的時刻。當謠言如潮水退去,唯有建立在真相與信任之上的企業,才能如礁石般屹立顯現。
謠言終會消散於陽光之下,而紮根於誠信的企業,將在風暴後顯露更堅韌的姿態。你現在踏出的每一步澄清,都在為公司寫下反敗為勝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