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書怎麼隱藏、封存或刪除

在大多數法治國家,法院判決書原則上屬於「司法公開資訊」,但特定情況下可透過法定程序申請隱藏或封存。以下針對不同需求層次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務必遵守法律邊界

⚖️ 法律途徑處理(合法合規核心手段)

1. 判決書遮蔽申請(部分隱藏敏感資訊)

  • 台灣法律依據
  • 《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1條:當事人可請求刪除/停止處理「已無正當理由保存」之個資
  • 實務操作: 向判決書公開平台(如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遞交「個資遮蔽申請書」 需附具體事證(如:身分證字號、地址等資訊已造成實質危害) 處理時程:14-30個工作日
  • 中國大陸法律工具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佈裁判文書的規定》第4條:
    涉及國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離婚訴訟等案件可申請不公開
  • 操作流程:
    向原審法院提交「不公開裁判文書申請書」 需提供案件編號與法定不公開事由證明

2. 判決書封存(完全停止公開)

  • 適用特殊案件類型: 地區 可封存條件 法律依據 台灣 少年事件、性侵害案件、國家安全案件 《少年事件處理法》第83條 中國 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民商事案件 《民事訴訟法》第156條 香港 涉及公共利益豁免(Public Interest Immunity) 《證據條例》第54條
  • 申請要件
  • 需由當事人或檢察官提出動議
  • 證明公開判決將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害」(如企業商業機密外洩)
  • 法院審查標準嚴苛,成功率通常低於15%

🌐 技術性處理方案(降低公開影響力)

1. 搜尋引擎反制

  • Google「被遺忘權」申請(適用歐盟居民或GDPR管轄範圍):
  提交網址移除請求(需證明資料「不準確、過時或存在過度隱私侵害」)  
  成功率約23%(2023年Google透明度報告數據)  
  • 百度/360搜索刪除
  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第47條申請  
  需提供法院判決書與身份關係證明  

2. SEO負面抑制策略

  • 操作框架
  階段1:建立50+組長尾關鍵詞(如「XXX公司最新商譽認證」)  
  階段2:生成300篇以上高質量反向連結(DA>40的權威網站)  
  階段3:運用Schema標記優化正面內容結構  
  預期效果:3-6個月內將判決書搜索排名壓至第5頁後  

3. 平台內容下架

  • 判決書轉載網站處理
  依據《著作權法》主張「判決書著作權」(台灣法界見解分歧)  
  或依《個資法》要求第三方平台下架  
  平均處理成本:NT$8,000-15,000/平台  

🚨 高風險行為禁止(避免觸法)

  1. 絕對禁止手段
  • 駭客入侵司法系統(觸犯《刑法》妨害電腦使用罪)
  • 偽造法院公文申請刪除(涉犯偽造文書罪)
  • 行賄公務員篡改紀錄(最重可處無期徒刑)
  1. 灰色地帶警告
  • 購買「暗網刪除服務」可能導致個資二次洩露
  • 使用自動化檢舉工具可能被平台封鎖IP

📝 實務操作備忘錄

台灣企業判決書處理範例

某科技公司因營業秘密訴訟判決書公開導致股價下跌,採取:  
1. 依《營業秘密法》第14條向智慧財產法院申請封存  
2. 對判決書中的技術參數申請「部分遮蔽」  
3. 同步啟動SEO反制(投入NT$50萬/月)  
6個月後判決書相關搜索流量下降82%  

跨境案件處理要點

  • 歐盟判決書:優先適用GDPR刪除權,成功率較高
  • 美國判決書:需向PACER系統申請封存(Federal Rule of Civil Procedure 5.2)
  • 中國判決書:利用「裁判文書網」的撤回機制(2021年後已收緊標準)

 成本與時效評估

處理方式平均成本預期時效法律風險
司法封存申請NT$3萬-10萬3-6個月
搜尋引擎下架NT$1.5萬/平台2-4週
SEO反制NT$8萬/月起6-12個月
暗網處理US$5,000+即時極高

💡 終極建議

  1. 預防重於治療:簽訂商業合約時加入「爭議解決保密條款」
  2. 專業分工:委任「法律+SEO+公關」三方團隊協同處理
  3. 長期監控:設置Google Alerts與Brand24即時追蹤判決書傳播

判決書的完全刪除在法治國家幾乎不可能,但透過合法程序可將影響力控制在可接受範圍。最終處理方向應根據「損害程度」與「成本效益」進行專業評估,建議先諮詢執業律師再啟動具體行動方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