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負面新聞時,完全刪除或屏蔽並非總是可行(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的真實報導),但可透過系統性策略最大限度降低影響。以下是分階段操作指南,涵蓋法律、技術、輿情管理等多維度手段:
一、緊急應對:控制擴散
1. 快速評估新聞性質
真實性:內容是否屬實?若為虛假資訊,可強勢反擊;若屬實,需轉向危機公關。
傳播範圍:
使用 Google Alerts 監測關鍵字擴散程度。
透過 Mention 追蹤社群媒體討論熱度。
法律風險:內容是否涉及誹謗、隱私侵犯或商業機密?諮詢律師判斷訴訟可行性。
2. 凍結搜尋引擎索引
向 Google 提交 臨時刪除請求(適用於個資外洩、明顯違法內容):
使用 Google 法律移除工具,附上身份證明與侵權證據。
效果:48 小時內隱藏搜尋結果,爭取處理時間(非永久刪除)。
3. 聯繫原始發布者
正式下架請求信:
引用法律條文(如《個資法》第 20 條、《刑法》第 310 條誹謗罪)。
提供佐證文件(法院判決、公證報告、版權證明)。
範本重點:
「依據 [法律依據],貴平台刊登之 [新聞標題] 涉及 [具體侵權行為],已造成本人 [具體損失]。隨信附上 [證據清單],懇請於 72 小時內移除內容,否則將依法追訴。」
二、刪除與壓制策略
1. 法律強制刪除
勝訴判決:
提起民事訴訟(名譽權損害賠償)→ 取得勝訴判決 → 要求平台依《通訊傳播法》刪文。
成功率:若內容明顯不實且造成重大損害,成功率達 70% 以上。
刑事告訴:
針對誹謗、恐嚇、偽造文書等刑事罪提出告訴 → 透過檢方扣押網站伺服器資料。
2. SEO 負面壓制
核心邏輯:用高權重正面內容擠壓負面新聞搜尋排名。
操作步驟:
建立權威頁面:
企業:發布 CSR 報告、媒體採訪、白皮書於官網,強化 schema 結構化資料。
個人:創建 LinkedIn 專業檔案、Medium 專欄、維基百科頁面(需符合知名度標準)。
社群媒體轟炸:
於 Facebook、YouTube、PTT 等平台密集發布正面內容(每週 3-5 篇),嵌入目標關鍵字。
僱用 KOL 背書或參與公益活動製造話題。
反向連結操控:
購買高 Domain Rating(DR>80)新聞網站外鏈,指向正面內容(成本約 500−500−2000/篇)。
時程與成本:3-6 個月見效,預算 10,000−10,000−50,000 美元。
3. 技術性屏蔽
區域封鎖:
透過 Cloudflare 防火牆封鎖特定國家 IP 存取爭議內容(適用於跨境負面新聞)。
DMCA 投訴:
若內容涉及版權(如盜用商標、私密照片),提交 DMCA 刪除通知 強制下架。
三、輿情導向與形象修復
1. 主動敘事框架
議題轉移:
發布更具爆點的新產品、公益計畫或高管專訪,引導媒體關注新話題。
道歉與補救(若內容屬實):
錄製真誠道歉影片 + 具體改善方案(如:成立消費者補償基金)。
範例:台灣某食品廠食安事件後,於官網即時更新檢驗報告,市占率 3 個月回升 15%。
2. 社群洗版戰術
粉絲動員:
提供模板文案、Hashtag,引導支持者在負面新聞留言區大量貼正面經歷。
SEO 評論:
在 Yahoo 新聞、論壇相關討論串回覆長篇專業分析,提升 Google 精選摘要佔位率。
3. 媒體關係管理
記者茶敘:
邀請關鍵媒體記者參與非正式簡報,提供獨家數據或故事線換取平衡報導。
合作業配:
在相同媒體投放廣告或贊助專題,間接降低負面新聞曝光意願。
四、極端情境處理
1. 針對惡意攻擊
駭客溯源(⚠️ 法律灰色地帶):
委託資安公司追蹤攻擊者 IP 與資金流向,取得證據後威脅撤文(成功率 40%,成本 $20,000 起)。
暗網刪帖服務:
透過 Telegram 聯繫地下團隊刪除內容(風險極高,可能遭詐騙或反勒索)。
2. 境外平台處理
中國大陸負面新聞:
聯繫「網絡內容投訴平台」(www.12377.cn)舉報「不實訊息」,需附蓋章公函。
歐美媒體報導:
委任當地 PR Agency 協調下架(如 ReputationDefender),費用 $15,000 起。
五、長期預防機制
數位足跡監控
使用 Brand24 或 Talkwalker 即時監測品牌關鍵字。
危機預演模擬
每年執行 1-2 次「負面新聞攻防演練」,測試團隊應變速度。
媒體庫存建立
平時累積 50+ 篇中立/正面報導,危機時可快速調用壓制負面內容。
總結決策樹
├─ 是 → 啟動危機公關(道歉/補救)+ SEO壓制 └─ 否 → ├─ 法律途徑(訴訟+平台檢舉) └─ SEO壓制 + 輿論反擊
關鍵提醒:完全刪除網路內容幾乎不可能,重點在降低能見度與重建信任。若預算有限,優先級應為:法律刪除 > SEO壓制 > 輿情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