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負面新聞排除方法完整指南:申訴管道與成功刪除案例分析
面對網路上的負面新聞,其影響力可能如影隨形,嚴重損害個人或企業聲譽。本指南將深入探討 Google 上的負面新聞排除策略,提供實用的申訴管道與真實的成功案例,助您有效管理網路形象。
一、 核心排除策略:法律申訴、政策申訴與 SEO 壓制
策略類型 | 適用情境 | 優點 | 缺點 | 所需時間 |
---|---|---|---|---|
法律依據申訴 | 內容違法、侵權、侵犯隱私 | 可徹底移除內容 | 門檻高、需專業協助 | 數週至數月 |
Google 政策申訴 | 違反Google內容政策 | 直接從搜尋結果移除 | 審核標準嚴格 | 數天至數週 |
SEO 壓制策略 | 任何負面內容 | 無移除風險、提升正面形象 | 需持續投入資源 | 數月以上 |
二、 主要申訴管道與操作步驟
基於法律依據的移除要求 (最直接,但需符合條件):
適用內容:
侵犯版權: 未經授權使用您的受版權保護內容(文字、圖片、影片等)。
洩露個人隱私/敏感個人資料: 未經同意公開您的身份證號、銀行帳號、病歷、親密影像等。
誹謗/不實陳述: 涉及明顯虛假且造成損害的陳述(需法律認定,Google 通常不判斷真偽)。
其他法律規定: 如法院命令要求移除。
申訴管道:
Google 法律移除要求表單: 這是正式提交法律請求的管道。您需要選擇具體的移除理由(版權、隱私權、誹謗等),並提供詳細資訊和佐證。
版權問題:
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legal-removal-request?complaint_type=dmca&hl=zh-Hant
隱私權/個人資料問題:
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legal-removal-request?complaint_type=rtbf&hl=zh-Hant
其他法律問題:
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legal-removal-request?hl=zh-Hant
操作重點:
明確指出違法內容: 提供精確的網址 (URL)。
清楚陳述法律依據: 說明該內容違反了哪項具體法律(如《著作權法》、《個人資料保護法》)。
提供有力證據: 版權證明、身份證明(證明您是當事人)、法院命令(若有)、具體說明哪些個人資料被不當公開。
填寫真實資訊: 提供您的真實姓名和聯絡方式。
基於 Google 自身政策的移除要求:
適用內容: 新聞內容本身或其呈現方式違反 Google 的搜尋結果政策。
非自願性露骨影像 (Revenge Porn): 未經同意散佈的私密影像。
高度個人化的敏感資訊: 如身份證號、銀行帳號等(需證明公開目的僅為傷害)。
騷擾內容與霸凌: 針對個人進行嚴重騷擾或霸凌的內容。
非法資訊: 明確涉及非法活動的內容。
假冒內容: 假冒您身份發布的內容。
過時且無公眾利益的個人內容: 需證明內容已過時,且對公眾利益無價值(難度高)。
申訴管道:
Google 移除內容表單:
https://support.google.com/websearch/troubleshooter/9685456?hl=zh-Hant
操作重點:
精準選擇移除原因: 仔細閱讀政策說明,選擇最符合的類別。
詳細說明違規點: 清楚解釋內容如何違反 Google 的具體政策條款。
提供相關證明: 盡可能提供佐證(如證明是假冒身份、證明資訊高度敏感且被濫用等)。
「過時內容」移除難度極高: 需證明內容已不再相關、對公眾無價值,且對您造成重大傷害。Google 通常傾向保留新聞資訊。
向新聞來源網站申訴:
直接聯繫: 找到發布新聞的原始網站(報社、新聞媒體、論壇等)的聯絡方式(編輯部、客服、隱私權聯絡窗口)。
提出請求:
基於事實錯誤:提供正確資訊和證據,請求更正或撤稿。
基於隱私侵害:說明內容如何侵害您的隱私權,請求移除或匿名化處理。
基於法律依據:如有明確法律侵權,可發正式函要求移除。
優點: 如果成功,能從源頭移除,Google 自然會更新索引。
缺點: 新聞媒體基於報導自由和存檔原則,通常較難同意移除完整新聞,更正或補充聲明是較常見結果。
三、 成功刪除案例分析
案例一:成功透過「個人隱私資料」申訴移除新聞圖片
情境: A 先生因故被捲入社會新聞報導,報導中未經同意且無必要地刊登了他清晰可辨的個人照片,並連結到與新聞無直接相關的個人背景資訊,造成生活困擾。
行動: A 先生仔細蒐集證據,證明該照片屬於其個人肖像,且新聞報導中公開的照片和特定個人細節(如住家附近環境)已構成對其隱私權的不當侵害,並無重大公眾利益關聯。透過 Google 的「隱私權與個人資料」移除表單提出正式申訴。
結果: Google 審核後認定該新聞連結的特定圖片和部分涉及過度個人識別的細節違反其隱私政策,數週後該新聞連結從 Google 搜尋結果中被移除。原始網站上的新聞仍存在,但敏感圖片和個人細節已被模糊化處理。
案例二:利用版權申訴移除未授權內容
情境: B 公司發現某網路媒體在報導其負面消息時,未經許可使用了其內部製作、擁有明確版權的產品設計圖和機密文件截圖。
行動: B 公司的法務團隊整理完整的版權證明文件(創作證明、著作權登記證書等),清晰標示被侵權的圖片和文件截圖所在的網頁連結。透過 Google 的「著作權侵害」移除表單 (DMCA) 提交正式通知。
結果: Google 收到符合規定的 DMCA 通知後,依據《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DMCA) 程序,迅速將包含侵權圖片的特定新聞連結從搜尋結果中移除。原始媒體後續也撤下了侵權圖片。
案例三:SEO 壓制顯著降低負面新聞可見度
情境: C 企業數年前曾捲入一場已被法院澄清的商業糾紛,但相關舊聞報導仍佔據搜尋結果首頁,持續造成潛在客戶疑慮。該報導內容雖不違法,但已過時且未能反映後續澄清結果。
行動: C 企業聘請專業 SEO 團隊執行壓制策略:
建立高品質官方聲明頁: 在公司官網設立清晰說明事件始末、法院判決結果的專頁。
積極發布正面內容: 持續發布企業社會責任 (CSR) 報告、獲獎消息、客戶成功案例、產業觀點文章、高管訪談等。
優化社群媒體與權威平台: 強化 LinkedIn、Facebook 官方帳號內容;在知名產業平台、論壇發布深度文章。
建立維基百科頁面: 創建內容嚴謹、來源可靠的維基百科條目。
技術 SEO 優化: 確保所有正面內容的標題、描述、結構化資料對目標關鍵字(如公司名)高度優化。
結果: 經過 6-9 個月的持續執行,搜尋公司名稱時,首頁結果中正面內容(官方聲明、最新消息、維基百科、社群檔案、正面報導)佔比從 30% 提升至 90%。負面舊聞被擠到第 2 頁之後,可見度大幅降低,有效管理了網路聲譽。
四、 重要提醒與注意事項
評估可行性與風險: 不是所有負面新聞都能移除。Google 維護公眾知情權,合法真實的新聞報導極難被完全刪除。濫用申訴管道可能無效甚至適得其反。
尋求專業協助: 對於複雜的法律申訴(特別是誹謗或隱私侵害),強烈建議諮詢熟悉網路法和相關管轄權法律的律師。專業 SEO 公司能有效執行壓制策略。
證據是關鍵: 無論哪種申訴管道,提供清晰、具體、有力的證據是成功的基石。
耐心與持續性: 申訴審核需要時間(數天到數週甚至更長)。SEO 壓制更是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投入。
「移除」不等於「消失」: 透過 Google 申訴成功,通常僅是將該「連結」從搜尋結果中移除,原始網站上的內容可能依然存在(除非您也成功要求源頭網站移除)。其他人仍可能透過直接網址或其他搜尋引擎找到該內容。
「被遺忘權」的適用性: 在歐盟等地區有較明確的「被遺忘權」,但執行仍有其標準和限制。在台灣或其他地區,主要仍需依賴上述的隱私權申訴或其他法律依據,而非直接的「被遺忘權」法源。
預防勝於治療: 積極建立並維護良好的網路聲譽,定期監控自己的網路資訊,是預防負面新聞造成長遠傷害的根本之道。
五、 總結
處理 Google 上的負面新聞需要 策略性的方法與耐心。優先評估內容是否可透過 法律申訴 (版權/隱私) 或 Google 政策申訴 直接移除。若不可行或移除困難,則應制定長期的 SEO 壓制策略,提升正面資訊的能見度來降低負面新聞的影響。了解各管道的適用範圍、準備充分的證據,並在必要時尋求法律或 SEO 專業人士的協助,是提高成功率的關鍵。網路聲譽管理是一場馬拉松,持續監控和維護至關重要。
附錄:實用資源連結
Google 法律移除要求中心:
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legal-removal-request?hl=zh-Hant
Google 搜尋內容移除政策說明:
https://policies.google.com/terms/removal-policies?hl=zh-Hant
Google 隱私權政策:
https://policies.google.com/privacy?hl=zh-Hant
Google 著作權說明:
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answer/3463239?hl=zh-Hant
(雖然主要為英文,但提供基本概念)(台灣) 個人資料保護法: 可於全國法規資料庫查詢 (
https://law.moj.gov.tw/
)
請根據您的具體情況,謹慎選擇最適合的途徑。